
兒福聯盟調查揭:童年創傷經驗影響霸凌發生 創傷知情環境助復原,校園霸凌比例差四倍!
近來,霸凌事件屢屢成為社會焦點,從學生遭受的身心傷害到成人因霸凌引發的憾事,這些警訊顯示霸凌問題已不僅是校園議題,更是全社會共同面臨的挑戰。
兒福聯盟(以下簡稱兒盟)於2024年底對全台一萬六千多名國、高中生進行網路問卷調查[1],結果顯示,校園霸凌發生率與前年相比下降至10.2%,以言語霸凌最高,關係霸凌居次,雖然霸凌狀況有減緩趨勢,但值得關注的是,受霸凌影響的學生,睡眠問題比例由19.5%大幅增至30.1%,近四分之一的受害學生更曾產生自殘意圖。
那什麼樣的孩子容易霸凌或是被霸凌呢?數據指出,童年創傷經驗是校園霸凌的重要風險因子之一,約4.9%的國高中生經歷過四項以上創傷,例如父母離異或過世、遭受言語暴力或身體虐待、甚至性侵害等,這些學生無論在霸凌他人或被霸凌的比例上,均遠高於創傷經驗較少者。因此,如何理解並且回應曾經受創的孩子,是面對和解決校園霸凌的關鍵之道。兒盟也進一步發現在創傷知情環境分數較高的校園,學生被霸凌的比例僅6.6%,相較環境分數較低的校園(24.3%),足足相差近四倍!兒盟呼籲,將創傷知情理念落實於校園,持續強化「友善支持」的概念,為學子提供友善且安全的學習環境與資源。
[1] 本次調查對象為國中七、八、九年級以及高中(職)一至三年級,調查時間為2024年11月12日至12月22日,採用網路問卷調查,共計回收問卷16,346份,其中49.7%為男生、48.9%為女生,其他1.4%;55.8 %為國中生、44.2%為高中生。
∣校園霸凌仍困擾一成學生,言語霸凌最普遍
調查顯示,近一年內有10.2%的國高中生曾遭遇校園霸凌,雖然比2023年的15.1%下降了近三成,但問題依然不容忽視。其中,言語霸凌最為普遍,佔64.9%,其次是關係霸凌,佔24.5%。
值得注意的是,國高中生為台灣校園霸凌的嚴重程度打出4.9的平均分數,但有12.8%的學生給到最嚴重的滿分10分,認為台灣的校園霸凌仍然非常嚴重。兒盟分析,霸凌發生率的下降得益於校園教育與社會重視的提升,但仍有約一成學生深陷霸凌困境,迫切需要師長的介入與支持。
∣霸凌陰影蔓延 睡眠問題攀升
調查顯示,校園霸凌對學生的心理創傷深遠且多面,平均每位受害學生受到二至三種負面影響。其中,超過半數(53.1%)感到被孤立,接近一半(48.6%)自尊心受損,另有44.8%感到無助。更令人憂心的是,有三成學生(30.1%)因此失眠或睡不好,恐產生睡眠障礙,比例更較2023年(19.5%)大幅增加。
此外,有過霸凌經驗的學生,竟將近四分之一(22.5%)曾有意圖自殘或自殺,在在凸顯校園霸凌對心理健康的嚴重影響。雖然霸凌發生率有所下降,但對部分學生的心理影響卻愈加深刻,亟需各界關注。
∣童年創傷經驗與霸凌息息相關
調查結果指出,童年創傷經驗(Adverse Childhood Experiences,ACEs)[1]是校園霸凌的重要風險因子之一。約4.9%的國高中生經歷過四項以上創傷,例如父母離異或過世、家人患有心理疾病、遭受言語暴力或身體虐待、甚至性侵害等。這些學生無論在霸凌他人或被霸凌的比例上,均遠高於創傷經驗較少者。
數據顯示,童年創傷嚴重的學生中,有16.5%曾霸凌他人,28.3%曾被霸凌;相比之下,創傷經驗較少的學生,這兩項比例分別僅為4.1%與7.5%。這意味著,童年創傷不僅對心理健康造成長期影響,更增加學生涉入霸凌事件的風險。
[1] 本研究透過童年負向經驗(Adverse Childhood Experiences, ACEs)題組量表,分析是否具有創傷經驗,題組共13題,包含不同面向創傷經驗,原始量表網站:https://reurl.cc/p9VDm8
∣創傷知情環境與資源是校園霸凌的防護盾
然而,調查也有令人鼓舞的發現,兒盟觀察到,校園「創傷知情」的環境與資源,是有效降低霸凌發生率及負面影響的重要保護因子。創傷知情環境是指各種場域針對受創者提供友善、安全且支持的互動與空間氛圍,避免引發創傷反應;創傷知情資源則是指各種支持工具與服務如輔導、培訓等,幫助受創者復原。
數據指出,在創傷知情環境分數較高的校園[1],學生被霸凌的比例僅6.6%,相較環境分數較低的校園的24.3%,足足相差近四倍;同樣地,校園創傷知情資源的充足程度也顯著影響霸凌發生率,分數較高的校園被霸凌比例為9.6%,遠低於資源匱乏校園的25.4%。
進一步分析發現,創傷知情校園能有效減少被霸凌者的心理創傷影響。身處創傷知情校園的學生,因霸凌造成的負面心理影響平均不到兩種,而在非創傷知情環境的校園則高達三種。在復原力部分[2],學生若身處創傷知情校園,其復原力分數平均28分左右 (包含資源28.1分及環境28分),而在創傷知情資源或環境不足的校園僅為22.6及24.3分,顯示前者更具心理韌性與恢復能力。
[1] 創傷知情環境題組包含「覺得自己班級的氛圍可以讓自己安全及放心」、「不擔心在同學或老師面前表達自己的想法」、以及「同學或老師願意傾聽自己發生過什麼、心情及感受」;創傷知情資源題組包含「當我情緒要爆衝時,我知道有哪些方法可以協助自己」、「當我情緒低落時,我知道有誰可以幫助我」、「學校內有許多的人事物,可以幫助我解惑或者是抒發情緒」。
[2] 復原力題組為完全不符合至完全符合五點量表,題目共八題,題目包含「就算遇到我不欣賞的人,我也能包容、尊重他」、「我會嘗試用各種方法去處理我所遇到的困境」、「我能輕易地改善自己的心態,不被情緒困住」、「會針對問題,找到有效的方法來克服困難」、「遇到挫折時,我會樂觀的看待事情」等題目,每題1至5分,總分為8至40分。
∣兒盟呼籲:打造創傷知情校園,守護學生
本次的研究結果凸顯出,早期介入並減少兒少創傷經驗的重要性。同時,校園推動創傷知情的理念,不僅能顯著減少霸凌的發生,更能降低被霸凌者的心理創傷影響,並提升其復原力。如何有效打造創傷知情環境、資源,兒盟提出以下呼籲:
- 落實創傷知情,深化校園輔導:面對校園霸凌問題,政府應持續強化「輔導」精神,將創傷知情理念落實於校園。去年四月修訂的《校園霸凌防制準則》已納入輔導先行於調查處罰之思維,但新制度是否確實體現輔導精神,仍需持續觀察。此外,教師培育也是關鍵,提升其對歧視、霸凌議題的敏感度,使教師能在日常互動中展現對多元族群的尊重,進而引導學生建立同理心。政府也應密切觀察新通過的《學生輔導法》,是否有確實為受創學生提供持續且專業的心理支持與復原資源,才能營造健康友善的校園環境。
為進一步協助家長與教育者,兒盟提供多元資源,涵蓋線上課程、專業刊物及互動遊戲,讓每位孩子都能在支持中成長。
兒盟資源包括:
- 線上課程〈爸媽必修課:培養孩子反霸凌超能力〉:創傷知情資源中,家長與老師的支持也是其中一環,然過去調查顯示,逾半數孩子在遭遇霸凌時選擇不向師長傾訴。因此兒盟推出線上課程資源〈爸媽必修課:培養孩子反霸凌超能力〉,幫助家長與教育工作者了解霸凌的影響,總共五個章節學習如何有效陪伴孩子應對霸凌,並提供實用步驟,成為孩子面對霸凌困境時最堅實的資源。課程連結:https://reurl.cc/vp8MYj
- 《創傷知情 降低霸凌的情緒教育課》:為進一步推動反霸凌教育,兒盟推出《創傷知情 降低霸凌的情緒教育課》教案,提供給教育工作者在教學現場的實用工具,幫助學生理解霸凌與創傷的關聯,並學習有效的反霸凌行動策略。課程分為兩堂,第一堂透過「小花的故事」探討創傷如何影響個人情緒與行為;第二堂則聚焦於霸凌的定義、類型及法律責任,並強調接納差異與情緒調節的重要性。透過案例故事與討論,提升學生同理心及培養辨識與應對霸凌的能力。教案連結:https://reurl.cc/V0Z42R
- 《瞭望童心》半年刊:兒盟出版的刊物《瞭望童心》第7期聚焦「反霸凌」,探討校園霸凌問題及處理流程,並透過諮商心理師與社工的專業觀點,提供實用的應對建議。兒盟希望藉由這份刊物,幫助家長、教育工作者及社會各界能用創傷知情的觀點防制校園霸凌,共同打造安全友善的校園環境。《瞭望童心》第7期電子版:https://lihi.cc/vGWEh
- 桌遊〈小咘的冒險之旅〉:兒盟觀察到,創傷知情強調的情緒調節能力是降低霸凌的重要關鍵,為此設計了桌遊〈小咘的冒險之旅〉。遊戲結合六大人際互動核心技能,讓孩子透過挑戰情境學習情緒管理、同理心、尊重和溝通等技巧,打造正向人際關係。期待透過這款桌遊,幫助孩子從源頭降低霸凌與人際衝突的發生。桌遊資訊:https://pse.is/5bqv2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