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群媒體或通訊軟體都是我們人際互動管道之一,可是一旦它被作為散播惡意言論或指控的路徑時,往往會造成受害者內心充滿害怕、無助孤單等情緒。
孩子們可以學習正確的情緒抒發方式和與人相處的態度,會讓成長過程更加快樂~
協助孩子們學習溝通與自我表達的技巧,就能營造一個正向的交流和循環,讓孩子能快樂成長。
當孩子試著敞開心胸跟人互動,便能在過程中發現他人的優點,接納他人跟自己的不同,人際間的暴力衝突自然會減少,霸凌的發生也會跟著降低!
當面對孩子因個人疾病內心充滿孤單、自卑和丟臉等情緒,面對孩子的心情,我們可以怎麼做❓
協助孩子學習跟同學相處的方式,更接納自己的狀況,從小細節中累積自信,可以改變班級的互動。
我們無法讓每個人都喜歡自己,面對他人的霸凌,我們可以試著「肯定自己」。
相信當孩子越能肯定與接納自己,自然也會願意開始調整與改變自己的行為
當孩子的心情有被父母看見、理解時,或許會有更好的表現與可能。
Q: 開學第一天,請全班自我介紹,小祥緊張到什麼話都沒說, 眼淚差點掉下來了,每次上課輪到他發言時, 他也都很焦慮,班上同學因此時常嘲諷他。
問孩子們什麼時候會有難過的情緒時, 有孩子說:「媽媽買給我的彩色鉛筆不見,我會很生氣、很傷心,也會想哭…」
同理心有助於人際交往以及發展利他行為~
當一個人的情緒有被重要他人「接納、理解」的經驗後,才會產生自省、關愛他人及成熟理性的能力
霸凌無所不在,就連孩子們單純的午餐時間都可能會出現「搶雞腿」的狀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