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長陪伴指南】父母如何陪伴孩子面對網路霸凌
網路是一把雙面刃,孩子使用網路的時間越來越長,能吸收新事物、跟朋友分享近況,但也容易因為網路上的情緒性言論、惡評與攻擊,造成孩子內心恐慌焦慮
沒有人應該承受惡意的批評或謠言。網路成為一把雙面刃,孩子使用網路的時間越來越長,可以吸收新的事物、跟朋友分享近況、追蹤偶像動態,但是也容易因為網路上的情緒性言論,惡意批評與攻擊,造成孩子內心恐慌焦慮。該怎麼陪伴孩子面對網路霸凌,也成為家長的新課題。
一、網路霸凌的影響性,你不能不留心
你有觀察過孩子每天使用網路的時間有多久嗎?你曾跟孩子討論過網路上遇到的社交問題,或是網路霸凌的狀況嗎?從小孩子便開始接觸各種網路社交媒介,成為數位原住民的一份子。兒福聯盟在2021年針對兒少網路社交焦慮與網路霸凌經驗做調查,發現兒少平均11歲就擁有自己跟朋友互動的社交帳號,甚至有超過一成的兒少在8歲以前就擁有自己的社交帳號。
網路霸凌確實有其特殊,發生場域在網路上且匿名形式,訊息傳播快且難以控制與評估影響範圍。兒福聯盟2021年針對台灣兒少遭遇網路霸凌的調查,發現網路上近半數(47.0%)兒少曾經涉入網路霸凌事件且逐年提升,令人擔憂。其中28.9%出現過網路霸凌行為、曾被網路霸凌則有36.3%,值得注意的是,同時霸凌他人又是被害者也占兩成左右(18.2%)。網路霸凌的霸凌者來自孩子現實生活中的同學或朋友為主,孩子跟同學的相處狀況,也會延伸至網路上的社交活動,尤其在網路上不是直接面對面發言,隔著屏幕互動,更容易讓人忘記言語的利刃會使人受傷。
二、「眼耳心腦口」預防網路霸凌
網路與生活因應著網路世代似乎是難以分割,因此陪伴的大人可以透過以下方式評估孩子是否疑似遭受到霸凌事件,以及在協助孩子前,大人們要記得先照顧好自己的狀態,才能提供孩子更好的協助與策略。
家長可透過以下的"眼耳心腦口",透過"用眼"仔細觀察、"用耳"耐心傾聽、"用心"接納支持、"用腦"尋找解方、"用口"溝通討論,透過孩子在家庭生活當中呈現出的徵兆與面向來判斷,如果每個項目皆有勾選2-3個行為特質,那麼可能就要留意您的孩子是否正在遭遇疑似霸凌的處境:
透過「眼耳心腦口」五面向家長可初步評估孩子在社交互動上面是否出現明顯的改變與過往不一樣,即早提供協助與介入。
三、「家長陪伴5步驟」一起面對網路霸凌
面對網路霸凌事件也會影響到孩子的身心狀態,即使只是目睹同學在網路上遭到惡意的批評與攻擊,也有可能讓孩子感到焦慮不安。社工進校進行反霸凌班輔時曾經有個孩子提到,班上同學遭到網路公審,雖然整件事情跟自己沒有任何關係,但因為看到同學的遭遇,而感到害怕,晚上常常躲在被子裡大哭、失眠,隔天沒辦法去學校上課。面對網路霸凌,孩子的影響甚鉅,大人可以怎麼陪伴孩子面對網路上的惡意攻擊呢?
(一) 同理情緒優先,理性討論放後面
當孩子處於低潮的狀態時,比起急著想要釐清來龍去脈孩子第一時間需要的是不帶任何評價的接納和關心。讓孩子知道你跟著他站在一起,陪他一起找到方法
(二)找到情緒紓解的出口
網路與現實交友遇到了挫折,都會出現情緒,然而負向情緒本身並沒有錯,更重要的是如何在察覺後,用健康的方式去因應。很多時候孩子會選擇:
- 隱忍 (時間會修復一切,他們很快就不會再欺負我了)
- 轉移注意力(我先去玩手遊,不要看班上群組傳的訊息),表面上看似是合宜的策略,但氣球充氣過量會爆炸、人的情緒壓抑太久也是如此。所以建議家長可以帶著孩子正視自身的感受,幫助孩子放鬆心情、排解壓力。
(三)接納不是每個人都能相處得來
陪伴孩子接納,生活中不是所有人都會喜歡自己,有些人就是沒有辦法跟自己好好相處,可能不是對方的問題,但也不是自己的錯,沒有人可以任意的傷害或攻擊他人。讓孩子明白,沒有人可以做到人見人愛,但是我們可以珍惜留在身邊,真正關心自己的家人朋友,也是好好照顧自己的方式。
(四)減少使用社群媒體的時間
網路霸凌的惡意攻擊,可能會讓孩子陷入焦慮恐慌,甚至不知道該怎麼面對現實生活的人際互動。為了降低孩子的網路焦慮,可以先讓孩子觀察自己的社群軟體使用情況,每天會花多久的時間使用社群軟體,再根據使用習慣,逐漸降低使用時間,可以搭配適合的APP或是設定鬧鐘,提醒自己每天使用社群軟體的時間,讓孩子有更多的時間專注在當下的生活,減少焦慮的來源。
(五)尋求專業協助
不論是透過文字或是圖片的方式惡意攻擊對方,都會留下痕跡,當孩子無法保護自己不受傷害,大人可以協助孩子留下網路霸凌的證據,將散播謠言內容、激烈的批評留言,截圖存證保留證據,必要時可以採取法律行動。另外,兒盟也有提供反霸凌諮詢專線,以及Line官方帳號作為諮詢的管道,面對網路霸凌,不用一個人承擔,我們願意聽孩子說,這一路上的心情點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