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服務足跡】他就是籤王!
一個班級裡面經常是容納了許多不同個性及特質的孩子,身爲班上的一份子,大家都有機會和身邊的同學接觸及互動。
【他就是籤王!】
在一次社工進入班級進行反霸凌的班級輔導,當課程執行至遊戲階段時,社工抽籤選號,請班上同學上臺參與遊戲。班上的孩子屏氣凝神地看著講臺上的籤筒,直到社工公佈抽籤結果之後,班上開始出現一陣譁然,突然間有同學大喊「社工你抽到籤王啦!」,原來社工抽到的是一位患有注意力不足過動症(ADHD)的孩子——小維。然而小維的行爲表現常招致班上同學的不理解,甚至厭惡及嘲諷。
【班級的常態不該是有色眼光】
一個班級裡面經常是容納了許多不同個性及特質的孩子,身爲班上的一份子,大家都有機會和身邊的同學接觸及互動。但值得關注的是,孩子們的互動過程是否都戴上了會造成「歧視」的有色眼鏡。如果每個人都可以透過觀察、理解,看見他人背後的辛苦和身不由己,言語及行動上或許就能夠減少許多衝突和惡意。
人際之間的誤會及爭執,常來自於「不理解」,孩子們之間的互動很單純,也容易受到同儕的影響,常聽見「因爲別人都説他…」這樣的話語在孩子之間傳遞著,導致誤解只能變本加厲,受到輿論攻擊的孩子也就更無力回應。
【一群人想比一個人想還快】
見班上的輿論聲音越來越激烈,社工也及時安撫班上的躁動與討論,和大家說:「請大家給同學一些時間,也要記得尊重別人的發言。」聽見社工的開口說話,班上的同學也才願意安靜下來,將目光回到講臺上的同學。而後社工也另外邀請臺下同學一起協助提供方法,凝聚全班的注意力及思考,同時也讓小維感受班上其實是願意友善幫忙的。最後經全班共同努力,順利完成了遊戲達成目標。
之後在相隔一週的課堂中,社工觀察發現,孩子們對於課程互動的凝聚力更高,同時小維也更願意參與課程活動。或許就是在第一堂課正向的互動經驗,為班上帶來了不一樣的體驗,即使面對情況特殊的同儕關係,也能夠建築出屬於班級的「凝聚力」。這股力量帶著班級打破歧視,多了一些友善和包容。
「水能載舟,亦能覆舟。」輿論、聲音的傳遞可以是正向,也可以是負向,爲孩子脫掉有色眼鏡,用更單純、尊重與包容的視角看待及經營人際,營造出友善溫暖的校園。
#兒福聯盟反霸凌行動 #褪去有色眼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