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襪!我們不一樣
    • 參加辦法
    • 我們不一樣
    • 活動影片
    • 群募計畫
    • 反霸凌LINE官方帳號
    • 誰能來幫我
  • 陪伴五步驟
  • 最新消息
    • 活動響應
    • 新聞露出
    • 反霸凌專欄
  • 歷年活動
    • 聽見霸凌故事
    • 反霸凌特展
    • 爸媽陪伴計畫
    • 停指霸凌
    • 我想聽你說
    • 反霸凌「快閃」特展
  • 我有我的霸免權
我有我的霸免權
兒盟反霸凌專線 04-2202-5399#4
  • 襪!我們不一樣
    • 參加辦法
    • 我們不一樣
    • 活動影片
    • 群募計畫
    • 反霸凌LINE官方帳號
    • 誰能來幫我
  • 陪伴五步驟
  • 最新消息
    • 活動響應
    • 新聞露出
    • 反霸凌專欄
  • 歷年活動
    • 聽見霸凌故事
    • 反霸凌特展
    • 爸媽陪伴計畫
    • 停指霸凌
    • 我想聽你說
    • 反霸凌「快閃」特展
  • 我有我的霸免權
首頁  »  最新消息  »  反霸凌專欄
【多元媒材】繪本《你看到 我看到 為什麼會不一樣?》
2025.10.02

【多元媒材】繪本《你看到 我看到 為什麼會不一樣?》

同樣一件事,每個人可能會有不同的看法、感受。透過繪本引導認識事物的多樣性,培養同理、包容與接納能力,也是奠基每個人的人際互動的基礎。

書名:《你看到 我看到 為什麼會不一樣?》

作者:希斯‧麥肯錫 

原文作者:Heath McKenzie

譯者:吳羽涵

出版社:東雨文化

封面圖片引自博客來:《你看到 我看到 為什麼會不一樣?》

 

「這是橘子」

「這只是一張橘色的椅子」

 

《你看到 我看到 為什麼會不一樣?》繪本中,橘子先生看到的是大方向(椅子、馬、巴士),蘋果先生看到的是細節(都是橘子做成的),其實兩人都沒有錯,但兩人都忘記跟彼此核對彼此的看見。就像我們日常生活中遇到事情時,大多習慣以自己的角度出發,往往不自覺在某一個事件上堅持己見、否定他人,進而引發爭吵、誤會、甚至傷害彼此。

 

當想法不同時,這時可以學習同理與尊重對方的想法,以能發展更好的人際互動模式。若把繪本內容套入到日常生活當中,我們可以做以下的三件事情:

 

一、同理與看見:

保持開放的心去看待每一件事情,每個人的看法都受到經驗、位置和心境的影響,每件事情也可能不只有一種答案。當我們遇到彼此想法不同時,先停下來冷靜思考,想著「為什麼他的答案跟我不一樣呢?」,抱持好奇心,你會看見更多不同答案的可能性。

 

二、傾聽及提問:

當意見與他人不同時,先安靜地聆聽他人的想法,或者能夠有多一點的好奇,好奇他看見的方式、好奇他的認定,才能讓我們更了解彼此。例如:「我想聽你再多說一點,你覺得哪裡是橘子?」

 

三、接納與包容:

接納每個人不同的觀點,從中找到彼此間的差異及背後共同的期待,讓彼此的關係更和諧,也能培養包容差異的心。

 

透過同理、傾聽與接納,我們減少許多衝突與誤會,看見更多人際互動的可能性。

 

#兒福聯盟反霸凌行動

TOP
主辦單位
贊助單位
主辦單位:兒童福利聯盟基金會 贊助單位:台灣太古可口可樂
2019 Child Welfare League Foundation.R.O.C. All Reserved. power by A-cart